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節(jié)水優(yōu)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fā)力”的治水思路,賦予了新時期治水的新內涵、新要求、新任務。為進一步了解農村供水、用水現狀及農村生活用水方面存在的問題,河海大學商學院“江蘇省水資源利用與產業(yè)布局及結構調整與路徑探析實踐調研團”于2023年7月7日前往江蘇省啟東市少直鎮(zhèn)開展農戶調查。
實踐團先后對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區(qū)大中小規(guī)模類型的農戶進行實地調查,分別詢問農戶水資源利用情況、水資源緊缺程度、水資源分配與農作物種植結構安排。調查顯示,啟東市在過去曾大量種植棉花等不耗水作物,但由于近年來水稻等耗水作物種植面積的增加,農戶在農業(yè)生產、日常生活和家庭經營中都對水資源有著日漸增長的需求。然而,由于水資源的有限性以及農村地區(qū)水供應的不穩(wěn)定性,農戶在獲得充足的水資源方面存在著諸多困難。在農業(yè)生產方面,由于農戶對灌溉用水的需求量大,即便沿江靠海的啟東市有著較為豐富的江水淡水資源, 供水不足的情況仍然時常發(fā)生。許多農戶表示,在干旱季節(jié),他們經常面臨著缺水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一位農戶表示:“我們必須精打細算每一滴水,確保農作物得到足夠的灌溉。”有的農戶甚至不得不依賴于雨水收集系統或地下水井來滿足灌溉需求。此外,農村地區(qū)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面臨著水資源的短缺問題。當地的供水管道的建設覆蓋率較低,許多農戶只能依靠傳統的手動取水方式,徒手挑水或使用水井的水源。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不利于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當地農戶表示:“我們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取水,這嚴重制約了我們處理其他農事和家庭事務的時間。”
圖1 實踐團成員走訪田間開展調查
圖2 當地農戶介紹農作物生長情況
對于農戶水資源利用問題,實踐團成員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首先,相關部門應推進農村水供應系統的建設,提高供水管道的覆蓋率,確保農戶能夠得到穩(wěn)定可靠的供水。其次,應加強農業(yè)灌溉的科學管理,推廣節(jié)水灌溉技術和設備,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此外,還應加強水資源管理和監(jiān)管,制定相關政策,引導農戶合理利用水資源,避免浪費和破壞。在進行調查的同時,實踐團成員還就生產、生活節(jié)水方面對當地農戶們開展了科普和宣傳。成員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資料為當地農戶們講解了合理利用水資源、高效節(jié)水的優(yōu)點,為農戶們進行生活、生產方面節(jié)水提供了寶貴建議。農戶們耐心傾聽的同時也積極提出問題,實踐團成員們也對此作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復。
圖3 實踐團成員對當地農戶開展案例訪談
圖4 實踐團成員為當地農戶開展科普宣傳
通過此次實踐,實踐團成員對農村水資源利用現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接下來,實踐團成員將更加深入勞動群眾,圍繞水資源的節(jié)約利用開展科普宣傳,結合專業(yè)特長及理論知識,為水資源的保護利用貢獻河海力量、注入年輕智慧。
江蘇省水資源利用與產業(yè)布局及結構調整與路徑探析實踐調研團
2023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