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瓢潑大雨傾瀉而下,重慶市江津區(qū)白沙鎮(zhèn)高屋社區(qū)在雷雨交加的天氣中卻暖意融融。重慶理工大學電氣學院義務維修小組深入開展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為社區(qū)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集科普安全知識小課堂與趣味水果電池實驗于一體的知識盛宴,以寓教于樂的方式,為小朋友們的暑期安全用電保駕護航。
社區(qū)教室內(nèi),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滿是期待,義務維修小組的同學們化身“安全小講師”,借助精心制作的PPT、生動形象的動畫視頻和趣味橫生的生活案例,將晦澀難懂的用電安全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從“濕手不能觸碰插座”的生活常識,到遭遇電器火災時“先斷電再滅火”的應急處置,再到雷雨天氣遠離電線桿、大樹的避險要點,這些知識點在講解中不斷引發(fā)孩子們的思考。緊接著的互動問答環(huán)節(jié),小朋友們的熱情迅速被調動起來。“如果發(fā)現(xiàn)插座冒煙,應該先做什么?”“有人觸電,能不能直接用手去拉?”面對講解同學拋出的問題,教室里瞬間舉起一片小手,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搶答,清脆的童聲此起彼伏,小朋友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現(xiàn)場充滿歡聲笑語。
最令小朋友們興奮的水果電池實驗環(huán)節(jié),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志愿者們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西瓜、銅片、鋅片和導線,耐心地講解和演示,隨著線路連接完成,普通的水果竟讓小燈泡散發(fā)出光芒。“哇!太神奇了!”小朋友們瞪大眼睛,發(fā)出此起彼伏的驚嘆,眼神中滿是對科學奧秘的好奇。小朋友們迫不及待想要自己制作,他們分組行動,小心翼翼地將金屬片插入水果,專注地連接導線,緊張地注視著燈泡,當親手制作的水果電池成功點亮燈泡時,小朋友們激動不已,爭相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悅。“謝謝哥哥姐姐!這個實驗太有趣了,我回家也要做給爸爸媽媽看!”幾位小朋友難掩激動地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當天恰逢一位小朋友的生日。課后,她滿臉興奮地對一位小組成員說:“今天學到了好多用電小知識,好有意義呀!我回去要講給家人聽,讓他們都注意用電安全。”小朋友們收獲知識時的燦爛笑容和真摯反饋,讓小組成員們倍感溫暖與自豪。
此次科普安全知識小課堂與水果電池實驗活動,不僅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充滿歡樂與知識的美好時光,更是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安全用電與科學探索的種子。通過理論講解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實用的用電安全技能,提升了自我保護意識。
未來,這些“安全小衛(wèi)士”能把所學知識傳遞給身邊的人,讓安全用電的理念在家庭、社區(qū)中廣泛傳播。重慶理工大學電氣學院青年志愿者們也將繼續(xù)秉承服務社會、傳遞知識的初心,用專業(yè)知識守護青少年成長,為構建安全和諧的社會貢獻青春力量,讓知識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